孟卡兰修女于1926年在新加坡出生,约20岁时到吉隆坡执教,其后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社会服务工作,是人人口中的“妈妈孟卡兰”;
她目前也是85个住在清心慈善社的孩子的“妈妈”。
孟卡兰说,清心慈善社创立之初,是一个收容及关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失去父母及家园的孩子的地方。
“二战后,很多孩子没有了家,变成孤儿、或陷在贫苦的破碎家庭里,他们需要照顾和保护;斯瓦密萨特亚南达创办了清心慈善社,我是他的助手,之后也接手成为主席。”
“ 清心慈善社不只是照顾印裔孤儿,这里也有华裔和巫裔;
但不知道为甚么,近年来越来越少其它种族的孤儿或破碎家庭的孩子来,去年最后一名巫裔孩子也离开了,
因为常常有人问他,你是马来人,为甚么会在清心慈善社?”
“我不知道为甚么社会越来越两极化,目前清心慈善社的85个孩子中,只有4个是华裔,其它都是印裔。”
孟卡兰认为,爱是“盲目”的,爱不分种族、宗教、肤色、信仰与国界;
她无私的心赢得人们的尊敬,也获颁默迪卡奖作为肯定,但对这一切荣耀,她归功于宗教的力量。
“对我来说(得奖后)一切都没有改变,我只希望会有更多人真心关怀社会及身边的人,一起创造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