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经济与生活

柬埔寨大米出口渠道靠民间

2014-11-01

    柬埔寨虽然每年生产约700万吨稻谷,但通过“正式管道”出口的大米极少,这导致我国每年损失大笔外汇。
    我国国内稻谷需求量约为314万吨,扣除保留作为谷种和收获后期的损失,我国估计仍有剩余332万吨稻谷可供出口。
    然而,在2009年,通过“正式管道”出口的稻谷仅20万吨,或相等于13万吨大米,
    这意味着有大量的剩余稻谷是通过“非正式管道”,出口至泰国和越南。
    这使到我国稻农出售稻谷的所得,要比泰国和越南的稻农,少了将近35至40%。
    通过“正式管道”出口的大米量极少,显示柬埔寨大米国际竞争力不如人,这主要是因港口处理货运效率低、“非正式费用”多、高昂的运输和加工成本。
    这使到米商宁可选择直接出口稻谷,令大笔“附加价值”在柬埔寨土地上“蒸发”。
    若我国能自行加工稻谷,而留下的碎米和米糠将能带动下游行业,如食油生产、水产养殖业和动物饲料等,
    并在农村制造更多就业机会和改善农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