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族融入印尼的历程
2014-06-18
华人融入主流社会是华人与主流社会之间双向的、彼此互动的过程。
在印度尼西亚取得民族独立之前,虽然有一些印度尼西亚华裔人士立志要融入主流社会,
并献身于印度尼西亚民族独立事业;
但多数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者及其组织并未伸开双手欢迎他们。
例如,除了1912年成立的东印度党在党纲和党章中明确规定,
凡是出生在东印度(印度尼西亚)并把东印度(印度尼西亚)视为自己祖国的人(包括华裔、阿拉伯裔、荷裔),均可入党之外,
其它民族主义政党(包括1927年成立的印度尼西亚民族党),都把华人视为外国人,而拒绝他们入党。
而穆罕默德协会则有条件地吸收华裔入会,但必须先入伊斯兰教才能入会。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华人融入主流社会只不过是一种奢望。
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成立后,共和国政府吸收像蔡锡胤、陈宝源、萧玉灿等加入共和国政府,
因为他们立志成为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公民,并献身印度尼西亚民族独立事业。
此举为印度尼西亚华人融入主流社会开辟了宽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