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社施恩不望回报
2014-06-18
广州佛山小悦悦事件引起巨大回响,“好心应得好报”成為中国社会的热议话题。事实上,读了发生在佛山的这则新闻,我们在掩卷叹息之餘,则不禁要為我国的热心人和慈善工益事业感到欣慰。
在民间各族人民基本上仍是和谐及热心的。眾多华社领袖更是以身為则,不断地在為缩小国人的贫富差距而努力;不停地强调只有全印尼人生活好起才来,国家才会安定,才有前途有前景。
当然,这是一件极為困难的事,可是只要有愿景就有希望有达成的一天。因為在这些华社领袖的热心推动,及中文报章的长期灌输教导下,我们必然会培养出同样有爱心及热诚於慈善事业的下一代。
然而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倡导“好心应有好报”固然应该,但我们更感到自豪的是,许多时候华社团体下乡帮助贫穷者,抱的却是不求回报的心态。特别是在友族欢庆佳节时,华团施赠的用意却是在於普天同庆,让贫穷者不致於在佳节时觉得孤独和凄凉。
所谓独乐乐不如眾乐乐,这是一种大爱的表现。华团领导已做到了施恩不望报;有道是“施比受更有福”,能够领悟并付诸行动,不仅是华团领袖,也将是全国华人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