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利佛逝是当时传播大乘佛教的中心。印度的佛学大师夏基阿基尔蒂曾在此讲学;
671年中国唐代高僧义净取海道前往印度学习佛法,曾在此学习梵语和佛教理论,
从印度取经回来后,继续留此从事翻译和著述多年。
10世纪末,室利佛逝受到伊夏纳王国(中国史籍称作阇婆,其政治中心在爪哇东部)的挑战。
991年,伊夏纳曾派兵攻打室利佛逝。1006年,室利佛逝摧毁伊夏纳首都。
1017年,室利佛逝遭到注辇(即南印度朱罗国)的袭击。
1025年,注辇大举进犯室利佛逝本土及其在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的各属邦,室利佛逝的国力从此大受削弱,
无力再行干预重新崛起的东爪哇爱尔棱加。
两国达成协议,马来群岛西部属室利佛逝势力范围,东部则属爪哇王国势力范围。
11世纪中叶迁都占卑。直至13世纪初,室利佛逝仍然控制着马六甲和巽达海峡的两岸地区和海上贸易。
以后由于东爪哇新柯沙里王国,特别是麻喏巴歇的崛起,各属邦的分崩离析,
马来半岛北部各港口为新崛起的素可泰王朝所侵夺,自1377年以后室利佛逝逐渐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