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钱币遍布印尼(下)
2015-07-17
中国自南宋到明,已经更换了好几个朝代,可是满者巴彝皇朝时间段,正好涵盖了中国南宋末期到明代成化年,
明代初期,也经历了和元代一样的推行纸钞政策,这是否是造成中国铜钱大量外流的主要原因,
明永乐通宝是一个充满神奇的钱币,中国是这样记载永乐通宝的: 明成祖朱棣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铸行了“永乐通宝”,
此钱铜色紫红,为真书直读,全部为小平钱,光背无文,钱币直径2.5厘米,制作上精致统一,钱文秀逸,笔画端庄。
永乐通宝钱中也有折三大钱,但传世仅一枚,为孤品(现存上海博物馆),
此钱史书上并无记载,而且当时正禁止用铜钱,应属试铸品并未发行。
当时开铸钱局有两京(北京、南京)、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六处,其版式的差别,微乎其微,
(如)勉强区分,“永”字的横笔有长短两种,“宝”字的两点有接离两种,钱穿有大小之别。
我国曾在西沙群岛的一艘明代沉船上发现了永乐通宝钱万余枚。
此外,日本的丰臣秀吉曾用金银铜仿制过一批,分为打制和铸造两种,铸造钱与明“永乐”钱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