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经济与生活

印尼人盖楼养燕窝

2015-07-29

    印度尼西亚有不少地方盖起楼房吸引燕子筑巢并收集燕窝。
    过去燕窝都是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在悬崖上采来的,今天印尼人独辟蹊径,变采燕窝为“养”燕窝。
    在以养燕窝著称的北苏门答腊省首府棉兰市,看见一位燕窝楼的主人,有几千只金丝燕。
    从外观上看,他的燕窝楼和普通民房没什么两样,惟一的差别就是不加粉刷。
    白天燕子都出去觅食,CD机播放的金丝燕叫声。用这种“音乐”吸引路过的年轻燕子进来入住。
    只有金丝燕的燕窝才能做成滋补品,每当它要产卵孵小燕的时候,金丝燕便会吐出唾液做窝。
    唾液固化后状如一条条缠绕着的晶莹透明的白丝线。寻常的燕子,都是衔泥草做窝,那种燕窝自然无法食用。
    金丝燕有个习性,就是成年燕子很“恋家”,一旦住进了某户人家,一般很少搬走。
    “养燕窝三分靠养,七分靠运气。”“真正成功的不到5%,因为你不知道金丝燕喜不喜欢住你家。”
    金丝燕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他们在地板上修小水池,蓄水保持潮湿。
    可是湿度很难掌握,而且每天燕子的排泄物很多,难以清理。
    现在在墙壁上安装了小水管,隔几米就开个孔,每隔五分钟喷一次水汽,又降温又加湿。
    还在楼房内安上摄像头,这样在几十公里外的家里就可以看到燕子的居住情况。
    燕窝楼有四层。每一层四壁都是光秃秃的水泥墙,只有天花板上纵横交错钉着10多厘米宽的木板。
    金丝燕就把窝做在木板上。地上堆积着厚厚的燕粪,散发着臭气。“其实一袋能卖60美元。”
    最顶层是金丝燕出入的窗口,窗口不大,约半米见方。旁边安了一扇不锈钢窗防止猫头鹰晚上飞进来吃燕子。
    通常,成年金丝燕一年产三次卵,产卵前花一个月筑燕窝。养燕窝至少要有200个以上才能成规模。
    一旦形成规模,每年可以70%的速度增加。如今,他们每月摘采一次燕窝,
    每次可采到1000个左右,约8公斤重(目前燕窝的市面价格约为1克60元人民币)。
    如此丰厚的利润自然会让棉兰人热衷于此项事业,也为当地留下了一座座独特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