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与市场
研究中国的评论员宫崎正弘说,印尼选择由中方来建设其高铁注定是悲剧结局:
“回顾中国对外援助,总是半途而废。
例如在缅甸建设水坝计划,以援助36亿美元资金作条件夺标,
但一开工,就无视缅甸提出环保和顾念民生的要求,
并宣称建设水坝后8成以上发电要送到中国”。
他说,除了菲律宾铁道,中国建设缅甸水坝因为当地居民钪议破坏环境等,结果停工烂尾;
中国企业建设尼加拉瓜大运河也因破坏环境遭遇当地大规模钪议、闹上法庭,何时完工也是未知数;
中国企业在波兰以低于欧洲企业6分5的价格夺标建设高速公路,但结果也因建设费超支而烂尾。
宫崎指出,中国在海外竞标手段总是先抛出极为低价夺标,
然后才开始提出各种要求让对方“骑虎难下”,
只好被中国牵着鼻子走。
另一方面,日本舆论广泛怀疑中方之所以总能廉价竞标,是基于“豆腐渣”材料,
并相信中国处理温州动车事故的手法,暴露了维持运行比人命重要的牟利至上意识。
中国建设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郊外铁道烂尾,结果是日本企业运用政府ODA去收拾残局。
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是日本ODA援助对象,
而中国海外竞标瞄淮的往往也是“一带一路”战略路线上的发展中国家。
对中国在外建设的烂尾项目由日本企业用政府ODA去收拾,
日本不少网民反对,
有网民称:“为什么要用纳税人的钱去收拾中国的‘一烂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