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经济与生活

印尼华人问题的形成阶段

2016-06-21


    自郑和下西洋(1405至1433年)的船队带去了最早赴东南亚的中国移民之后不久,
    16世纪殖民者的先驱荷兰人就来到了印尼。
    像其他殖民地一样,芬兰人急需大批劳工参与他们的事业。
    由此在中国东南沿海触发了移民潮,
    其中赴印尼的华人,十有八九是一去不回的。
    中国和印尼的关系也就从那个时代开始了。
    毫无疑问,只有明确无误的利益诱惑,才会推动中国明代盛世下的子民们背井离乡。
    他们离开了“打鱼这个倒霉的行当”,
    与印尼的原住民一起成为荷兰殖民者手的劳工,经济收入是不低的。
    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力水平上孕育的吃苦耐劳的美德,
    自然也深深地印刻在了中国劳工对待劳动的态度上。
    没过多久,荷兰殖民者就发现,来自中国的劳工不但更吃苦耐劳,
    更遵守纪律和有文化,而且更聪慧进取。
    于是,部分优秀的中国劳工被挑选出来,成为荷兰人手下的管理者,
    一瞬间站到了当地人利益的对立面。
    要知道,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狗腿子”的角色都是令人厌恶的,似乎都有那个时代的“道德原罪”。
    不难理解,以中国人的勤劳和聪慧,在发现和利用经济机会方面毫不逊色于荷兰人。
    至少学起来很快。
    而这就意味着,成功抓住了经济机会的中国劳工也成了引人注目和潜在风险颇大的富人。
    加之许多中国富人从来不乏炫富动机,
    这些都为未来的严重冲突埋下了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