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经济与生活

印尼归国华侨的悲惨遭遇

2016-06-21

    事态迅速发展的高潮期,大体上可以分为在中国和印尼平行发展的两条主线。
    一条主线是指建国初期回国,并且不幸经历了可怕政治运动的华侨。
    另一条主线是指仍然留在印尼国内、遭遇1965年军事政变和血腥屠杀的华侨。
    我敢说,在华侨这个总概念之下,印尼华侨是最悲惨和不幸的,
    也是随后在生存状态、精神面貌等方面变化最多的族群。
    构成前一条主线的原因具有国际性。
    新中国建立之初,包括印尼华侨在内的世界各地的部分华侨在新中国政府的号召下,
    满怀爱国情怀,携带着尽可能多的个人财产回国,投身新国家建设。
    这股归国华侨的潮流当然能有力地证明新中国的政治和道德优势,
    因而在当时被广泛宣传。
    普遍而言,归国华侨大多见多识广,有一技之长,
    正是国家建设事业极需的专业人才。
    例如著名的印尼归国华侨汤仙虎等,
    就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中国羽毛球队带入到世界顶尖水平。
    可惜好景不长,蜜月太短。
    有许多华侨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因言获罪。
    虽然给华侨带“右派”分子的帽子时还是手下留情的,
    然而华侨被迫自我检查的过程却意味着自证自己有严重的错误。
    这让许多归国华侨感到被猛然打了一记政治闷棍。
    接下来归国华侨与绝大多数中国人一道,
    亲眼目睹了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真实胡闹,
    然后又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被饿坏了。
    等到经济刚恢复过来,无法无天的“文革”运动又接踵而至。
    归国华侨的身份成了“里通外国罪”的最大嫌疑,
    他们与国外亲属的通信似乎都能跟罪证沾边……
    总之,华侨群体在“文革”中吃尽了苦头。
    一个人纵然有再赤诚的爱国之心,也经不起这般频繁的心理打击和肉体伤害。
    到了“文革”后期,华侨们又想尽一切办法离开中国。
    需要强调的是,印尼华侨再次离开中国以后,
    返回印尼者是为数极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