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第三大即食面消费国,每年达1400万包,中国居首位,每年消费4500万包,占全球即食面消费量的48%,日本居第4位,年消费量510万包。最先在印度尼西亚出现即食面是Supermie,由林绍良与日本厂商合作,于1971年推出,当时销路欠佳,到了80年代,已深受广大民众欢迎,当时还有其它品牌,如Indomie。
Salim集团扩展业,于1984年收购Sarimi,并成立Indifood CBP Sukses Makmur公司。此后,即食面业务快速发展,即食面深受职工和大学生欢迎,即食面价格廉宜,平均每包1500盾,在全球市场也是最廉价的。在外国的即食面质量较佳,价格也更贵,例如,在日本的每包约1万5千盾,在台湾的每包约5千盾。
据布迪称,在印度尼西亚销售的即食面是有补贴的,在1998至2001年期间,面粉价价格因盾币贬值而上涨3倍,至于即食面,因购买力低,仅涨价1倍,即由每包250盾而成为500盾,厂商销售即食面实在是没有盈利。Indomie市场占有率达75%,在1999年市占率曾达致90%,自WingsFood公司于2003年推出Mie Sedaap后,Indomie销量降。
目前Indomie市占率仍居首位,Mie Sedaap居第2位,第3位是Sarimi,其它是ABC,Gaga,Alhami,市占率各为2%。自20年前起,Indomie已进入国际市场,甚至在尼日利亚、南非及沙特阿拉伯开设分厂,Indomie可说是印度尼西亚著名品牌。
印度尼西亚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