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南中国海的法治政体」的声明强调,法治是现代社会和平、秩序与公平的基石,而国际法让各国有了平等的声音,不论政治、经济及军事力量,排除了「非法使用蛮力」。
声明指出,2002年,东盟与中国签署的「南中国海行為準则」,就是对法治制度的追求。
但菲国注意到,南中国海行為準则第5章条款「已被违犯」。
根据这条款,相关方面在进行可能加剧争议及影响和平与稳定的活动时,应自我克制,包括佔据目前无人居住的礁岛等,并以建设性方式处理歧见。
外交部说,菲国对南沙群岛的自由群岛主权与管辖权,现正遭到「特定国家」的争夺,这是自从1995年美济礁事件之后,菲国所遭遇最严重的挑战。
菲律滨军方曾多次声称,中国的船舰及战机近月来约有6至7次侵入南沙群岛菲国佔有领域的纪录,其中数次发生在礼乐滩週遭。
外交部重申,礼乐滩是菲国巴拉湾省大陆棚的1部份,距巴拉湾省最近岸面仅85海里;
相反的,距中国最近的岸面约有595海里,菲国对礼乐滩有明确的主权。
声明说:「由於礼乐滩是我们的,只有菲律滨有专属的开发权,但菲律滨可以邀请外国投资者,依照菲律滨法律协助进行开发。」
国际法是菲律滨与相关方面交涉时的指标,寄望能和平及公正地解决争议,担保南中国海的自由航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