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已独立建国的豪强拒绝再次被殖民,对登陆美军作激烈抵抗,最终被残酷镇压。
美国殖民者平定起义之后,积极安抚地方豪强,承诺只要他们接受美国治权,即可与殖民政府分享权力。
美国更发明了「导修殖民主义」的概念,声称美国管治菲律宾,为的是引导菲人慢慢建立民主制度,假以时日达至全面自治、终极普选。
美国殖民者同时强调菲律宾并未具备实行普选的条件,而民主发展,又必须按当地实际情况循序渐进,不能一步到位。
故此殖民政府在20世纪初引进县级和省级首长、议会与全国国会的选举时,
将选民资格,严格限制在下级政府的「民选」公职人员和其它受过高等教育并坐拥巨富的上层精英之内。
省长选举的选民,有时可以少至500人。所有候选人,当然也须获得美国殖民者的认可与祝福。
对这种少数权贵与下层议员选举上层议员、首长,并由母国在幕后操盘的选举方法,见惯功能组别与大选举团的香港人,应该感到十分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