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政治动荡影响发展
2014-12-09
如果说生产率长期低下是所有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共性,那么菲律宾是哪些因素导致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呢?
分析人士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综合来看主要有政治动荡、腐败丛生和投资不足等。
纵观近几十年的历史,菲律宾的政治动荡表现在两个方面:中央政府不稳和分裂势力林立。
上世纪80年代和新世纪伊始的两次“人民力量运动”分别导致马科斯独裁政权和埃斯特拉达政府倒台,
而菲律宾军方在关键时刻倒戈是两人下台的直接推手。
军方的介入让两次“人民力量运动”取得成功,但也让菲律宾政府长期生活在兵变的威胁之下。
据统计,在阿基诺夫人当政期间,菲律宾爆发了7次兵变。
在阿罗约政府时期,兵变更是成为家常便饭,先后被粉碎的大大小小的兵变图谋就超过200次。
在地方上,派别众多的地方分裂势力是严重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近几十年来,这个东南亚岛国——尤其是南部地区——活跃着多股叛军,
其中势力最大的“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摩伊解”)经过多年发展,其兵力超过了1万人。
虽然菲政府一直对它们“或剿或抚”,但至今也没有解决问题,往往还按下葫芦起了瓢。
亚行副首席经济学家庄巨忠表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必须为生产率的提高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首先就是要维持政治经济的稳定。
社会动荡、政治不稳等因素被认为是许多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
在东南亚,菲律宾在很长时期内的情况与此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