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经济与生活

华人在缅甸有寄居的心态

2014-11-13

    据当地的老华侨回忆,一些稍微有钱的华人就在中、缅边境做贸易,或者做小额贸易,或者参加边民互市,
    这一类华人占30%左右,他们往来于木姐与瑞丽之间,木姐与腊戌、瓦城及缅甸的其他地方之间,
    其中一些人落户于坝区成为手工业者,而还有大约50%的华人慢慢进入山区从事农业,主要是种大烟。
    这种华人的职业分布情况与其他云南籍华人聚居地方的华人职业分布有所不同。
    当时,木姐华人为了融人当地社会,几乎都穿傣(掸)服,学说傣(掸)语。用当地华人的话来说,就是“华人客居他乡,必须入乡随俗”。
    据一位1952年就在瑞丽当兵后来又转入姐告农场工作的85岁的汉族老人回忆,当年他们在姐告边境巡逻时,随时可以看见木姐镇内的人员流动情况,
    除了一些滞留在那里的国民党特务和残军穿着汉服外,那些往来于边境做生意的华人都穿着傣服,
    他们也不想让中国政府知道他们是逃出去的华人。
    当时多数华人尚未取得当地的合法身份,政治地位无从谈起,当时的客居心态也让他们无心过问政治。
    华人当时的目标就是“借土养命”(一位老华侨的原话)。
    正如一位眉缪侨领所说的:“我们寄人篱下,但求日子平安,不是过分让人看不起就行了”。
    但是在文化上,华人在竭力融入当地社会的同时又尽力维护着自己的民族传统,他们修庙宇、叙乡情、学华文、贴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