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克钦军司机驾驶的日本原装右舵吉普车,由木然早栋的秘书麻攀带队,记者来到克钦前线哨卡拉甲羊,刚下车,就听到放鞭炮似的枪炮声从山对面传来。
往前走,看见一座桥,三五成群的克钦军士兵背着枪械、神情放松、笑容自若。
一名克钦士兵背着冲锋枪、肩扛一枚炮弹,炮弹骑在他左肩又黑又亮,像一条圆滚滚的死鱼。
炮弹被小心地放置于几块纸板上,大概是怕受潮。
旁边的矮灌木和浓密的丛林突然出现几名克钦士兵,他们好像从地下冒出来一样。
一名身背电台、手执利刃的士兵告诉记者:「这刀是工具,也是武器。」
记者指着那粗陋的锈迹斑斑的迫击炮问:「你们自己造的?」
麻攀答:「这是克钦造的120炮,射程有四至五公里。」
沿着塘石路,4名克钦士兵大步走来,他们的帽子五花八门,有布军帽、有钢盔、有毛线帽,
没戴帽子那名士兵,手里的红色电台沙沙作响,「刚从前线回来,缅塔那边交了火。」他们边说边继续走着。
两个身着便服的小伙子匆匆走过,一人手提便携式缝纫机,一人背着两个鼓鼓的大编织袋,「他们是给前线提供后勤服务的。」
再往回走,几名克钦士兵站在树下,吸烟、聊天,他们背着的手榴弹五花八门,有棕色木柄的、也有绿色塑料柄的,多为兵工厂自制的。
夜色中,在克钦中央军事工程大学校长陈校长的许可和引领下,记者参观了克钦的武器制造基地,
机床正在运转,铣床、刨床、数控机床一应俱全。
灯光下,三名年轻的克钦士兵正在手工赶制手榴弹。铁锅里,煮着类似塑料的黏稠物。
地上,几百门迫击炮闪着寒光,黄铜做的子弹堆成小山。
「为了自卫还击、保卫家园,克钦正在加紧研制秘密远程武器,忍无可忍,就反击打到下缅甸去……」校长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