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华教艰难的过去
2014-11-21
华人在缅只能拿到绿色的居民证,与红色国民证相比,在从业、购买不动产、外出等诸多领域均受到限制,是名副其实的“二等公民”。
“沉默不是懦弱,忍耐不是麻木,儒家的传统思想带领我们的脚步……”
缅甸华人的命运,如一条起伏跌宕、艰难曲折的长河,长期在特殊环境里隐忍和适应。
“现在是最好的时代。”77岁的胡定邦说。身为缅甸曼德勒明德华文学校的校长,他刚刚随缅甸华文学校校长访问团访问了中国。
2011年8月,缅甸明德文教会23所华文学校的老师在国内一家企业赞助下集体到昆明接受了培训,这是缅甸华文教师首次大规模到中国接受教育培训。
同时,国内一家慈善基金会还向明德文教会捐赠了一批国内教材。
过去50年,受缅甸国内政治和缅中关系的影响,华人在缅甸备受打压;缅甸的华文教育也经历了一段极其幽暗的时光。
由于失去合法身份,只能以其他身份为掩护,在夹缝中摸索求存。
但为了子女不忘中华文化传统,缅甸华人坚持自办华文教育,可谓是殚精竭虑,历尽艰难。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