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经济与生活

缅甸国有化和公有制阻碍发展

2014-11-25

    1948年独立时,缅甸经济濒临崩溃,农民失地严重,
    世界第一大大米出口国的光环不再,经济命脉仍受制于人。
    吴努政府努力振兴民族经济,制定发展规划,
    力图改革畸形经济体制和大地主主导的土地所有制;
    推动经济对外开放,并积极争取美国、日本、中国等国的援助。
    上世纪50年代,缅甸经济年增长率约4%,属于不快不慢的水平。
    但吴努政府的土地国有化等改革政策难以落实,经济规划也沦为纸上谈兵,
    缅甸经济仍然是以农业为主的落后状况,未能扭转殖民地时期遗留下来的畸形经济体系。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缅甸经济开始落后于曾同属一个水平线的泰国,并且差距越拉越大。
    不过,缅甸此时经济实力在东南亚仍属中等。上世纪50年代的仰光堪称东南亚花园城市和“灯塔之城”。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亲自率团到仰光学习城市规划。
    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师徒境遇已颠倒。
    岛国新加坡已荣升世界发达国家之一,人均GDP是缅甸的6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