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经济与生活

缅共毒品加工遍地开花

2014-11-25

    1985年以前,中国与缅甸接壤的云南边境地区,几乎并没有出现过精制毒品海洛因。
    边疆乡镇中少数50年代遗留下的瘾君子们,多以吸食鸦片为主。因此,走私入境的毒品,就是大烟土。
    由于鸦片膏的气味很大,查缉工作相对较为容易。再则,抽大烟相对比较麻烦,所以不太受年青人的睛睐。
  “8.19”出现之后,整个缅共控制区瞬间一片狼烟起,“黄砒”的加工厂,似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首先在中国畹町对面的棒赛,“8.19”的“黄砒”加工厂建成,他们请来了“老道的师傅”进行技术指导。
  当时,提炼1公斤“黄砒”大约需要7.5公斤鸦片,一个“黄砒”加工厂最高日单产量达到15-20公斤“黄砒”。
  “5.1组”收购的鸦片,在当时是极为便宜的。这个小组,年均收大烟在7.5-8吨左右。
    每公斤鸦片的收购价格为13个“老列”,“老列”为缅共“解放区”的货币,1“老列”约合中国六十年代的10元人民币。
    1公斤大烟,收购价仅130元人民币左右。现在看来,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