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声拒绝政府剿灭缅共计划
2014-11-25
1988年,缅甸进入多事之秋。从夏天开始,仰光学潮似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到了秋天,局面几乎无法收拾,最终导致了吴奈温等人的下台。
9月18日,军人苏貌以强硬的手段控制住了政权。为了接受奈温时期“缅甸式社会主义道路”失败的教训,
丹瑞采取了搞活经济与缓解民族矛盾的措施。决定施行多党议会制和对外开放。
颁布了《外国投资法》,放宽了对私人经济的限制。缅甸的政党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截止到1989年2月,登记注册的政党就有233个。
缅甸军人政权的调整,更加削弱了缅甸共产党的政治与群众基础。
为解决由来已久的民族冲突,军事情报局局长钦纽将军被赋于了更大的权力,主管与反政府武装“对话与勾通”。
罗星汉再次出马了。他转达了缅甸政府要彭家声部将缅共一网打尽的计划,彭家声当时并不同意。他思前想后考虑了很多。
从内心讲,彭家声经过中国与缅甸共产党的多年培养,是怀有一定的感情的,尤其对中国,他的记忆犹新,许多往事刻骨难忘。
特别是对于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彭家声有着非同一般人的体会。
因此,他拒绝了缅政府的计划,而自已制定了一个脱离缅共,尽量避免流血冲突的行动方案。
对于这个方案,罗星汉与彭家声兄弟在1989年3月初进行了最后的敲定。
彭氏兄弟由中国返回果敢,待机行事。罗星汉则星夜赶赴仰光,向吴奈温将军作了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