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钦应走向民族自治
2014-11-25
克钦族的政治成熟度在近现代缅甸史的北部地区中是最弱的。
从强到弱依次是缅族,掸族,克钦族。英国人运用其丰富的殖民地政治管理策略很快使克钦山地臣服。
殖民地时期,尽管克钦人的军事能力被赏识,但政治上依然处于个行其事的分立状态,以至于独立前夕其政治前途被缅族主导,
独立后遗留下来以克钦人为主的缅甸军队充当了缅族以夷制夷的利器。
在缅族主导缅甸军队后,走狗烹,良弓藏。这不能不说是克钦人的悲剧。
缅族如果没有暴力同化其他种族的传统,它也不可能在依洛瓦底平原上快速崛起为霸主,并与泰国人争夺中南半岛的控制权。
由于缅甸不象中国这样,主体民族在独立初期并不占绝对优势,缅族精英很难拒绝种族同化或者种族歧视甚至种族清洗的诱惑。
不干涉内政在二战后进一步确立为国际社会接受的原则,
使得一些殖民地独立国家的优势民族进行的种族迫害难以得到有效制约。
象印度缅甸这种几乎是英国人凑合起来的殖民地国家,民族自决权并没有得到英国人的充分尊重。
就缅甸而言,英国避免缅甸分裂的主要原因可能更多地考虑防止碎片化的缅甸被中国逐步吞并消化。
老夫觉得克钦族在中国版图内或者掸邦在泰国版图内承受的种族压力要少得多。
一盘散沙的克钦不能抗衡缅甸政府,即使毛时代强力支持,派系民族意识形态等内部矛盾使得克钦邦没有形成一个有明确政治共识的稳定武装政治集团。
克钦最好还是走民主和平发展之路,乘缅甸民主化之机,推动缅甸政治民主化,
同时加强克钦内部的政治整合,实现缅甸联邦框架下的民族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