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是掸族语,“果”是九的意思,而“敢”是人家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九户人家的意思。
果敢族的英文名称为“Kokang”,在雅虎网站上解释为“居住在缅甸金三角的一支来自中国的少数民族”。
果敢人对自己的解释却是:“果”等于果断,“敢”等于勇敢。“果断而勇敢”就是今天果敢人对自己族名的宣示。
缅甸果敢自治区地处缅北萨尔温江东岸,面积约为5200平方公里。
与中国云南省临沧地区的镇康县、沧源县、耿马县以及保山地区的龙陵县接壤,国境线达250公里。
整个果敢辖区呈条状,多为山区、丘陵,主要是由三个大“坝子”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麻粟坝”。
平均海拔1216米,年平均气温16.8度,年平均降雨量1674毫米。
缅甸果敢地区数百年来,特别是近百年来的历史,
可以说是以经营毒品而获取利益为目的的武装割据势力的历史,也是缅北数支地方武装势力形成、发展史的缩影。
果敢地区与云南边疆地区有着极为深远的历史关系。
如果追溯果敢历史的源头,这里的主体民族不是傣族,而是果敢族;
若向上追溯,果敢族的“根”在中国,他们的祖先绝大部分实际是中国的汉人,如今这些汉人在金三角被称做是果敢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