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期,国势强盛,周边各少数民族部落纷纷称臣纳贡,接受明王朝的统治。
在当时云南与现在缅甸北部克钦邦、掸邦接壤的地方,明朝采取“以夷治夷”的方式对边境“蛮夷”进行统治。
明王朝在此设立了6个宣抚司、宣慰司,其中2个是在目前缅甸版图上的孟养和木邦。
当时,明朝的统治范围很广,萨尔温江的上游是中国的内河,伊洛瓦底江上游的一部分也在明王朝的统治范围。
在伊洛瓦底江边的八莫,明朝设立“威远营”,并在此筑坛誓众,其誓词曰:“六慰拓开,三宣恢复,诸夷格心,求远贡献,洗甲金沙,藏刀思窟,不纵不擒,南人自服。”
1593年,云南巡抚陈用宾受命以武力收复了蛮莫(八莫)。
为了加强边防,陈用宾在腾越州边界筑起了八关,即神护关(今云南腾冲县西北孟卡山)、万仞关(今云南盈江县西北孟弄山)、
巨石关(今云南盈江县西北息马山)、铜壁关(今云南盈江县西北布哈山)、
铁壁关(今云南陇川县西北)和虎距关、汉龙关、天马关(清末中英勘界时,三关划归缅甸)。
这八关的关址距当时中缅边界数十里至数百里不等。
1602年—1606年间,缅人举兵向北进攻,先后攻占八莫、孟养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