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为缅甸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的昂山和志同道合的“三十壮士”,曾将缅甸的各族人民的出路寄托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昂山决定投奔中国革命的摇篮和灯塔——延安。
岂料昂山取道厦门登岸,才踏上中国的土地就被日本宪兵拘留,并交特高课审讯。
原来,昂山的装束和气派酷似南洋富商,日本人怀疑他是前来给国共抗日分子捐款、送药品、弹药的联系人。
很奇怪,昂山被扣在日本军部时,感受到的不是侵略者的强横,而是看到了亚洲人竟然能如此威风凛凛、扬眉吐气。
他觉得,身属一个弱小民族,唯有靠这种进取精神,才能在英国殖民主义的魔掌下挺立起自己骄傲的身躯。
他放弃了对延安的朝觐,向日方倾诉自己的抱负。听者大喜过望,即把昂山送到海南岛,与赶来会合的三十壮士一道进入日本军校受训。
值得指出的是,“三十壮士”给缅甸的现代史贡献出众多的风云人物,除了缅甸人民景仰的“国父”昂山,
还有后来统治该国时间最长的独裁强人吴奈温,以及吴奈温的死对头缅甸共产党的党魁德钦丹东。
如果算上几十年后向独裁宣战的昂山之女昂山素姬,这一组人物之间的恩怨情仇,便构成了贯穿大半个世纪的一条历史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