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经济与生活

输出革命与中国知青

2015-04-03

    1968年,中国文革狂潮正在巅峰。德钦丹东在营地的竹楼中被变节的贴身警卫暗杀。
    中共发唁电,《人民日报》发表文章高度评介毛派缅共的英勇事迹。
    与此同时,南美的传奇斗士格瓦拉的遗作《日记》在中国出版。一股“英雄崇拜”热在神州慷慨激昂地弥漫开来了。
    于是,一队又一队来自天南地北的铁血红卫兵,翻过云南的点苍山,在界碑的中国一侧秘密集结,伺机越境,投奔革命。
    他们当中,有的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的老红卫兵,乃根正苗红的“正宗”造反小将;
    有的则是被革命所排斥的“黑五类”子女,要用青春和生命来证明自己忠于毛和他的主义。
    磅礴的激情使他们走到一起来了。
    其时,毛泽东风云际会,已晋身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教宗,对“输出革命”正在兴头上。
    不过中共只侧重精神输出,毛的思想“放之四海而皆准”,那是最大的满足感;
    其次是物质的支援,北韩、北越不在话下,其他在野小党,只要宣称信奉毛主义,一概给予财物津贴。
    至于人员的输出,除了对北越的秘密发兵,一般都视为犯禁。
    周恩来就亲自处理过红卫兵偷渡国界“抗美援越”和参加缅共游击队的事件,被截留的革命小将不外是“教育释放”,
    然而中缅边境并不森严,堵不胜堵,格瓦拉传奇故事的亚洲版便鲜血淋漓地在掸邦高原上续写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