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导演了缅甸“家变”这出戏
2015-10-11
几乎所有熟悉缅甸事务的人都认为,“8·12”事件的幕后黑手就是丹瑞大将。
他们声称,这位前缅甸军政府头号人物对吴瑞曼的忍无可忍,导致了这场党内互搏。
但对于吴登盛在这出戏中扮演何等角色,各方意见分歧很大。
一派意见认为,吴登盛被丹瑞等强硬派军人觉得软弱,因此后者索性越俎代庖;
另一派意见则认为,吴登盛本人就是此次清洗的发起者之一和最大受益者。
要搞清楚这个谜团,就要先弄清另一个关键问题:吴登盛和吴瑞曼,到底谁是保守派,谁又是改革派?
有人认为,吴登盛主持了2011年以来缅甸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并推动缅甸向西方靠近,是不折不扣的改革派。
而吴瑞曼主张对民盟和昂山素季宽容,当然也是改革派。
因此,“8·12”事件的实质是丹瑞及其周围的军方顽固派不满吴登盛的软弱和吴瑞曼的“僭越”,
绕过吴登盛所采取的“清理门户”行动。
但也有人指出,吴登盛的改革是有限度的,其基本底线就是不能动摇军方的随时否决权。
因此,在一些关键问题,如对待缅北民族地方武装问题,是否让昂山素季参选等方面从不妥协。
吴瑞曼试图将修宪公投门槛降5个百分点看似无关痛痒,
但实际上撼动了军方的随时否决权——75%意味着军方的25%议席可起到“绝对阻击”作用,少了5%就无形中增加无穷变数。
因此,当吴瑞曼的改革触及红线时,吴登盛的保守派面目便顷刻间暴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