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与市场
在推翻清朝的暗杀行动中,较著名的“恐怖事件”有:
1904年,吴樾两度谋刺陆军部尚书铁良未遂,后于1905年9月,在北京弹炸五大臣,以身殉国,孙中山赞“浩气长存”,柳亚子赞“吴樾一击,鼠首未殉,而鸾翮先铩,至今读者酸鼻”。
这位时年26岁的“恐怖分子”吴樾,着有著名的《暗杀时代》一稿,该文的威力不亚于另一颗更大的炸弹,它鼓励革命党人把暴力直接诉诸于专制独裁者的肉体。
汪精卫与黄复生、喻纪云、陈璧君等多人组成的北方暗杀团,专以慈禧、端方、载沣等人为暗杀目标,策划多起暗杀计划。
1910年2月,汪亲自上阵刺杀载沣被捕。肃亲王因怕杀害汪精卫而引来更多杀手,使汪逃过一死,翌年全国光复,汪得以出狱。
1907年7月,徐锡鏻在安庆巡警学堂毕业典礼上,毅然拔枪,连发七弹,射杀巡抚恩铭。次日,徐烈士被斩首剖心。中山先生题曰:“丹心一点祭余肉,白骨三年死后香”。
1900年,史坚如的暗杀小组挖地道进入两广总督府底下,内置炸药200磅,谋刺总督德寿。一声巨响,督府坍塌,烈士被捕。史烈士就义前坦白:中国专制如千年破屋,必须彻底推翻!
1910年前后,刘师复、陈炯明等人在广州组织暗杀团,多次谋刺两广总督张鸣岐和水师提督李准。
1904年,仇鳌等人在长沙组织暗杀团,多次谋刺陆军大臣铁良。
1912年川籍党人彭家珍亲赴北京,到禁卫军头目良弼官邸,掷弹庭前,与良弼同归于尽。
1911年4月,温生才借广州飞机飞行表演之机,怀揣五响手枪,计划暗杀李准,连发四弹,打死的却是副督统兼广州将军孚琦。后被捕从容就义。
1911年8月,李沛基暗杀组刺杀新任广州将军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