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与市场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签订的第二份水供协定在2061年期满后没有更新,新加坡也将能在水供上自给自足,可避免因水而与邻国起争执,损及双边和谐关系。而在信仰上尊重水对生命的重要,也能体会水与促进和谐的关系。
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提醒国人绝不可将一扭开水龙头,就有清洁的水视为理所当然,而是应该更加珍惜新加坡多年来尽一切努力去实现的水供自给自足的成就,并确保对这一宝贵资源的管理维持可持续性。
“在新加坡独立之初,我们几乎得完全依赖从马来西亚进口水。今天,我们当第二份水供协定期满时,我们将有足够的水。新加坡在技术和发展水利基础设施方面所做出的投资,将使我们做到这一点。”
新加坡这些年来透过增加蓄水池、从柔佛获得水供、生产新生水和进行海水淡化这“四大水喉”战略,使水供得到保障,并逐渐达到自给自足。为进一步满足人口增长和经济活动增加对水的需求,公用事业局两星期前也将第二座海水淡化厂的建造与经营权交给水务公司凯发集团,以在2013年每天增加31万8500立方米的水供。(联合早报网)201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