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成功在于市场和人才
2015-03-21
从纯粹经济方面来看,新加坡的发展依赖的是开放的市场和有力的人力资源战略。
就前者而言,新加坡在建国之初,以自身环境条件为基础,60年代以港口、化工等为主;
70-80年代建立了完备基础设施,以电子、金融和旅游业完成了经济起飞;
90年代发展房地产遭遇挫折后,迅速以IT产业赶上历史潮流。很明显,新加坡是秉承开放的原则建立资本市场的。
一方面利用外部资金的流动弥补本国资金的短缺;另一方面其税收为公共财政提供了税源,也为制造业建立了融资平台。
在人力资源方面,新加坡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在国内实行义务教育为主导和职业技术教育为辅助的普通劳动者的培养体制;
另一方面大量引进最优秀的人才到新加坡工作,甚至不惜代价帮助年轻人进入新加坡接受教育。
新加坡也采取了十分开放的人口政策,以世界上最优厚的待遇吸引世界各地最优秀的人才,
同时,保证自由的出入,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这就解决了高层管理人员匮乏的困境,也保证了国家公务员队伍的稳定和均衡的成长。
新加坡在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国有企业管理层方面,也有独到之处。
有效的招聘制度,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模式,完备的监管体制,良好的生活条件与收入,都是一流企业管理人才进入和长期为新加坡国有企业服务的基本保证。
所以,新加坡的国有企业效率是其他国家国有企业难以比拟的,甚至在许多领域与私营企业竞争也不落下风。
然而,自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新加坡政府清楚地看出,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巨大的市场风险,
特别是金融市场及其关联市场,如房地产依然隐藏着潜在危机。
为此,新加坡开始全面的产业转型,很快实现了从制造者服务业向智能型服务业的有效转化,实现了新增长模型所描述的景象:
依靠可积累的、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要素为主导的产业模式,走上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