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与市场
新加坡的“保健储蓄”始于1977年,是一项面向全体公民、根据年龄缴费的制度。
35岁以下缴纳本人工资的6%,,36-44岁缴纳7%,45岁以缴纳8%,由雇主和雇员各承担一半。
储蓄账户只限支付住院费用和少数昂贵的门诊费用,可一家三代(父母、子女、夫妻)共同使用。
住院费用由国家补贴、个人医疗账户和个人三者承担,而不是全额由个人账户支付。
保险储蓄账户虽属个人所有,但有严格的提取限额,超额部分由个人自理。住高级病房,个人自付额相应提高。
新加坡1990年实施的“健保双全”,实际上是“保健储蓄”的一部分,大病保险费可以从“保健储蓄”账户中支出。
至此新加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人纵向积累与横向统筹共济相结合的医疗保险模式。
新加坡以“保健储蓄”为核心的医疗保险体系运作效果良好。
近几年被提取支付住院费用的金额只占“保健储蓄”基金的20%,国家卫生总费用的7%,但在储蓄账户中积累起来未曾使用的资金已相当于新加坡4年全国卫生费用的总量。
由此可见,新加坡“保健储蓄”是一个设计严谨、运作科学、节约费用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