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与市场
泰老边界当然不像美国与加拿大边界或欧盟各国间边界那样不设防,但也绝不如是逃亡者无法逾越的天堑。老挝人民军有一支500多人的“内河部队”,在湄公河上设有8个基地,主要就是用于控制边界的。
但对于上千公里河道,这支小部队并不能严密封锁,事实上也很少听说它在抓捕偷渡者方面有什么作为。湄公河洪枯流量相差悬殊,枯水期很多地方可以涉水而过,两国居民不经官方口岸而私自来往的事并不稀奇。
没有发生大逃亡,主要还是因为没有逃亡的动力。在万象到沙湾拿吉的湄公界河上多年前一直有长途客轮航线,后来停航了,因为一些“第三国公民”借助这条航线上的船驶近泰国河岸时入水逃亡的事时有发生。但是老挝人却很少这样做。
这是为什么?有人说是因为小乘佛教使人安贫乐道,不慕繁华。但是缅甸与老挝同样都虔信小乘佛教,也同样贫穷(老挝可能更穷),在泰国的缅甸逃亡者却多达百万计,成为国际关注的严重问题,而老挝逃亡者却很少见,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这又怎么解释?
有人说,想逃的老挝人1975年已经逃了。这也可算是一说。老挝主要城市背靠界河,逃亡比较容易,因此1975年老挝内战时,不少反对“巴特寮”(今天的老挝人民革命党)的人士就过河到了泰国。不过那时普通老挝人并没有大量出逃。在老挝,一些山地少数民族,主要是“老松”中的苗族曾与现政府关系紧张,但是老挝的主体民族,无论老族还是普泰,出走的很少。作者:秦晖-标题是后添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