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经济发展简况(下)
2015-08-08
1986年,尼政府开始实施一揽子经济改革计划,改革旨在调整国内生产和消费结构,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加强非石油产业建设,促进经济平衡协调地发展。
主要政策包括采取实际汇率政策,调整关税,促进贸易自由化,减少行政干预,对部分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等。
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效果,基本抑制住了负增长势头,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经济增长保持在4%左右。
但经济调整总体效果仍不理想,主要表现为奈拉持续贬值,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
1992年,尼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列为低收入国家。
1994年至1998年为尼的指导性自由化时期。1993年阿巴查执政后,为扭转经济颓势,曾一度取消第二外汇市场,
并采取联系汇率制,将汇率固定在1美元兑换22奈拉的水平上,但未能奏效。
1995年,尼再次进行经济调整,主要目的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推动私营经济发挥主导作用。
主要政策有:实行外汇双轨制,允许外汇自由流动,官方汇率和市场调节价并存;
改革海关和关税;继续实行国有企业的商业化和私有化等等。
这一时期,尼经济保持低速发展,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2%左右,
但由于政局动荡不安和经济政策不切实际,经济仍十分困难,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仍较高,
1996年通货膨胀率达29%,1998年失业率达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