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天齐庙简介 > 道教之音 > 正文
  • 道教之音
    • 张陵创道教的历史
    •     道教是土生的宗教:道教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具有民族思想和信仰的特征。

          它的信仰根源一方面来自中国古代社会的原始宗教意识,或者说早期人类对自然现象虚幻的错误反映,认为万物有灵及灵魂不灭的观念;

          另一方面则是先民的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其次是神话和传说中对鬼神的祭祀。

          中国道教从创教的1800多年来,—直道脉不断,宗派繁衍成为中国的国教。

          从南北朝时期道教西传后,道教影响遍及东南业各国。

          如今,作为中国道教教理、教义主要来源的老子《道德经》,是目前世界上最多的译本。

          老子有关“道”的理论,早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张陵创道教:张陵一生的活动,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早期活动;二、为创教作准备;三、创教;四、传教。

          张陵出生于沛国千(今江苏丰县)一个信仰黄帝老子的世家,一说为西汉留侯张良的后裔。

          西元98年的永平十年张陵与弟子王长、赵升等绕开洛阳乘舟入今江西鄱阳湖,上云锦山,

          并传黄帝九鼎丹法,在云锦山修炼外丹黄白术,历三年炼成太清神丹,之后又炼成九鼎神丹,即所称“龙虎太丹”,

          传说龙虎大丹炼成后,山显龙虎之形的瑞应,遂改云锦山为龙虎山;

          公元126年,鹤发童颜的张陵率弟子数人山龙虎山辗转长安,翻越秦岭经古栈金牛道入蜀。

          张陵入蜀之后,首先在今大邑县境内的鹤鸣山积极为创教作准备。

          他积极为创教前作思想教理准备,在创教前后,他先后撰写完成了《老子想尔注》、《黄书》、《道书》、《二十四图》等二十四道书,并以符水等治病,发展教徒。

          张陵刚移居青城山天师洞的一个黄昏,与青城山一带分为八部鬼帅的巫教社团斗法。

          他在装扮上一是穿黄色道袍,佩剑,持印与戴符,之后被称为天师剑、天师印、天师符,成为天师道传教的最重要嫡传信物。

          青城山一带的巫教八部鬼帅、六大魔王斗法失败后,被禾师道改造与同化,如今青城山上的“降魔石”、“掷笔槽”、“洗心池”等,就是当时斗法之后的传说。

          张陵在青城山站稳脚跟后,便开始了以巴蜀为中心的二十四治的传教活动和建立天师五斗米道的宗教社团组织。

          建治之后,张陵受西汉卜洲三岛传说的启发,构想出道教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所谓的洞天福地遍布中国传说中的修道大小名山。

          并为天师道制定朝礼,祭祀的黄色道服,并亲自拟定法篆传授制度,道戒律条等。

          中国道教在东汉时太平道因“黄巾起义”失败受到严重打击转入传教的低潮。

          只有张陵的天师五斗米道自创教以来道脉不断,影响及东南亚和一些西方国家,成为中国传统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