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经济专题

白话讲经济:中国楼市造富奇迹

2014-12-16

    关于中国楼市,高层也承认,“去年以来买房的基本不赚钱”,证明楼市低迷,官方、银行、开发商的关系已经够清楚了。
    当下世道低迷,如果市场有需求,官方自然要往“自己友”这里赶,因此二手楼买卖设有各种杠子,什么限购限贷、交易税费、五年期限等等,
    以前楼市火爆,大家这点杠子湿湿碎,无所谓。到了楼市萧条,就要考虑了,这么麻烦,不如去买新房,正中官方下怀。
    所以说现在买楼的,基本就是“接盘侠”了。只是“接盘侠”分几类,接得好的,还有“租精”护体,倒也不算太亏;
    接的差的,基本就心急起泡,满地打滚了。
    那中介为何热衷一手楼呢?原因很简单,回扣大,利润高,开发商现在明着不敢降价,于是暗地折扣给中介。
    决策层现在的杂耍,股市、楼市、汇市,三位一体。都有“漏洞”,漏洞在哪里??说个段子更加直观:
    2004年,美国经济低迷,两位中年大叔公司下岗,当然美国走的邪路,一人给了30万美元遣散费。
    A大叔中年励志,人生豪迈重头再来,30万美元自己开厂创业,顶着血汗工厂的廉价商品输入,摸爬滚打,一年下来算算居然还能剩下个4、5万积蓄。
    10年之后,已然有80万美元家底,步入小康生活,心满意足。
    B大叔中年愤青,一气之下去了中国,30万美元入境,按8.26汇率换了248万人民币。
    当时广州市区房价,6000人民币一平米,买个200平米,花了120万;
    以房为据点,包个软妹纸,5000一月,10年又花去60万;剩下68万,吃光用光,身体健康。
    10年后,物价飞涨,钱花光了,妹纸也包不起了,各种污染严重,身体也吃不消了,想想还是回国算了。
    可惜花天酒地10年,最后除套房,一穷二白,只能卖房,3万人民币仔一平,200平卖回600万人民币,按6.05换了99万美元,带回美国。
    偶遇10年前同事A男,大家互倾往事,听罢A男大怒:老子在美国辛苦摸爬滚打10年,还不如你B去中国吃喝嫖赌!!
    所以一算账,吓一跳,不思“劳作”,坐地生财,这就是洋人们的“外资”在中国过去10年来的经济“趋势”。
    而现在一切基本到头,中国楼市差不多到顶,环境也污染到极限,接下来的“趋势”,李嘉诚号角一吹,就是“变现”撤退。
    变什么“现”?还是美元,美元走强,中国的“外资”们纷纷准备打包回家,“从新兴市场撤离”。
    因此摆在决策层面前的选择就很艰难,想让央妈出点血本,好歹在股市里折腾一出《陶侃留客》吧?
    楼主一看就觉得要“搬石砸脚”,果然股市一起,大家跑的更快,汇市反而压力徒增,凭空搞出两个战场。
    股市还拉不拉??决策层也矛盾得紧,折腾两下,大概也就先“横盘”着了,看看有没有屁民再忽悠进来当肥猪。
    楼市大致也一样,所以希望高层“救市”的人,期望很渺茫,因为楼市再起,和股市一样,跑路得更多。
    当然楼市和股市不同,插水还是不敢,因为楼市还涉及个“透支”,透支什么?透支很多年轻人二三十年的青春和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