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特区“试验田”,仅仅两年多,就做到“爆裂崩盘”这一步,完全出乎决策层的意料。
哪里出乎意料?首先就是低估了“炒楼花”的威力,“炒楼花”,不是不能炒,资本主义社会,自有它的一套监管体系,而且也绝没香港龙虎药药劲那么大。
前面说了,97年香江药劲上头,地产爆裂,暴跌80%,也是何其壮观。
加上神州野路子,监管没有,漏洞一堆,哪里是“炒楼花”,倒地皮批文项目抵押炒各种概念,简直就是“杠上花”,翻番打滚都止不住。
其次老爷们低估了下面虎狼衙役们压抑太久,求财若渴的欲望,各地各级机关单位,纷纷卷款南下捞金,颇有当年解放海南岛的席卷之势。
最后一地鸡毛,清算了一下,据说“沉淀”在海南特区的票子超过700亿,加上广西北海难兄难弟,毛估估上千亿。
一月工资400到500的年代,折算下来到现在就是一堆近万亿的票子,砸进一省一地,管他啥特区也得鼻血长淌,一柱擎天。
擎多高?92年海南房价从1000多一平直接擎到7000多;海口市地价,91年最高1400一平米,到93年擎到10000多一平米,当然鸡毛过后,96年从回起点,还是1400一平米。
说起来数百亿票子,“沉淀”,肯定有一部分,钢筋水泥烂尾楼,也要钱修,但更多的,还是流进流出,例如潘潘潘总,就是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再上帝都,风生水起。
老爷们为何当年下决心摁下“核试验”按钮?原因三点:
第一这次“杠上花”,根本不在老爷们的掌控之中,换句话说,和后面卖土地分大头,本质区别;
第二药力实在太快太猛,不及时放血,怕当时就要X尽人亡;
第三裹挟进去的,地方衙役们就不说了,都是些想发横财的,票子大多也是来自“小金库”。关键是银行涉足太深,这个事关体大,不及时处理不行。
最后出来负责排雷的是谁?朱地雷。
93年在视察完北海之后,6月23日发表讲话:“北海不是上海......要量力而行”。
此话一出,很多人顿时醒悟,闻风退散,海南岛犹如刚经历过一次海啸,一地鸡毛。
可见在神州不要说“控制房价”,就是搞爆泡泡,也不外乎老爷们出来说几句话发篇“社论”,只看老爷们愿意不愿意。
前面说了,海南地产,重要一环就是银行贷款,发展到后来,基本就是画张图纸就能拿去银行套现。
银行本身,也是心猿意马,摩拳擦掌准备从中分一杯羹。据说鸡毛之后,有银行表示当年巨额贷款的项目,实地去看才发现刚挖一个大坑,严重被骗。
表演,都是表演,这么大一个项目,你银行连实地看都不看,就会批贷款?
潮水退尽,银行盘点,损失最大的还是海南本地的“信用社”,果然近水楼台。
93年泡沫破裂时,海南政府把几家深陷泥潭的信用社捆在一起,95年搞出个海南发展银行的东东,来为泡沫债务兜底,苦撑几年力有未逮,
98年被央行“关闭”,也成为神州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危机而“关闭”银行。
为了海南发展银行兜底地产泡沫的烂账,央行先是输血了近百亿,但是对于巨大的数字,几乎杯水车薪;
最后选择“关闭”,海发行的烂账,再由工商银行来兜底,几经倒腾,
直到98年朱地雷上台主政,首先就是发行2700亿元国债来筹集资金,第二年再剥离银行“坏账”,金额高达1万4千亿。
说到底,93年的海南“特区”地产泡沫,历经几年折腾,最后还是神州屁民集体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