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正不断增强。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仅2013年1月,中国对东盟进出口369.9亿美元,同比增长42.9%;
其中对东盟出口200.7亿美元,增长48.8%。
随着东盟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本投向中国的外资开始向东盟国家转移,
中国东部地区制造业也出现向东盟国家转移的趋势。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2年进行的年度调查报告认为,
由于东亚国家,尤其中国的工资和生产成本继续保持上升态势,
东盟各国在制造业上的相对竞争力继续增强。
“东盟5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够有效承接中国低端制造业转移,
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中国服务、技术、人才等领域发展带来机遇。
中国和东盟之间的产业转移、产业升级所产生的影响并不局限在本国之内。
中国和东盟制造业本来就整合在一起,利益相通,
因此未来制造业转移、升级,也是整个区域在整合升级,
未来中国和东盟将一同构成世界制造业基地,
这种转移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保持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有帮助。
东盟承接中国产业转移后,人才、物流、技术等需求将急剧增长。
东南亚人才储备并不充足,制造业的发展对人才有依赖,中国可以给东南亚国家提供中高端人才。
对中国的人才、技术和资金还有较大需求的是东盟国家的城镇化进程。
东盟国家互联互通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
当然,“东盟制造”不可避免给“中国制造”带来一定挑战,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制造”在发展中积累的制造业生态产业链以及劳动力素质仍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与东盟将在发展中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