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东盟规避贸易壁垒
2014-12-23
近期,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频繁发动贸易保护措施,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国,
不少产业遭受反倾销调查,泉州的产业也受到相当程度的冲击。
去年6月,秘鲁对部分中国产服装及配饰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2.43亿美元,
福建涉案金额约占全国的10%,涉案企业主要集中在福厦泉;
去年7月,巴西对进口自中国、韩国等的尼龙线发起反倾销调查;
而就在不久前,由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组成的欧亚经济委员会,
宣布对进口到关税同盟统一关境内的化纤布发起保障措施调查,
福建省涉案企业34家,其中百万美元以上企业就有8家。
在此背景下,泉企为了规避愈演愈烈的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的制约,
已有部分泉企开始尝试通过在当地开设工厂,
贴上“本地化”的标签,以求其当地对品牌的认可,借以融入当地市场。
同时,带动当地的就业,以换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倾斜。
据了解,泉州的峰达轻纺服饰公司已到柬埔寨开设服装厂,现已有800多名工人,
准备再增设一家工厂,届时全年将会有1000万美元订单在柬埔寨生产,
而柬埔寨和孟加拉属于最不发达国家之列,
其纺织品出口到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可以免关税。
泉州另外一家纺织企业在越南设厂,目前已具备40万纱锭产能、4000名员工,
该企业去年在越南的产能占比达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