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博览会应该办得更好
2014-12-23
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了,各国重量级人物照例到会,特别是中国最高层仍寄厚望。
但是,连续四届博览会的规模,参展,参会等情况看,是一个从热闹到冷清的过程。
东盟是中国产业升级转移的承接地,是中国工程机械与项目的重点市场,
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桥梁与通道,还是产品与市场对接创造就业与繁荣的融合体。
为什么这么明确的目标,这样大的投入,带来了“黄鼠狼子生老鼠”的结果?
主要是官方及官商与民间企业完全隔离,形成广东人讲的“鸡同鸭讲”。
官方并不了解东盟国家最有活力的是小微企业,而他们需要对接的是中国的小公司,
而双方的对接是需要中介的大量的工作的。
中国-东盟博览会完全有能力作为东盟小微企业和千千万万中国小公司的“中介”,
让中国的公司与东盟的公司轰轰烈烈的互动起来。
产业转移,我们看到中国公司在境外设立的工业区,完全和国内一样,只要工厂搬过去就能生产;
但是,为什么响应不是那么热烈?
中国-东盟博览会完全可以对国内企业引导,组织,甚至业务指导。
对外投资,特别是引导民资进入资源开采与加工,或许能有更好的工作可做。
总之,我们感到如果太升商网能够得到广西博览局的重视,能够参与办会,
相信十一届博览会一定会大放异彩,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