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博览会“曲高和寡”
2014-12-23
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和东盟国家共有13位领导人出席。
与会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规格高,活动多。
各国领导人的演讲和参与各项活动,对进一步办好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提出了更高期望,
体现了对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的高度重视,使高层友好交流活动富有成效,
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和机制性保障,
更好地推动了具体项目的落实。
愿望是美好的,前景勾画的也够诱人。
看看公布的成交内容吧:中国向东盟出口成交量大的商品有电力设备、新能源产品、货运汽车。
中国某重型汽车生产企业与菲律宾、缅甸、泰国的采购商达成了合作意向。
东盟向中国出口成交量大的商品主要是东南亚特色商品,如咖啡、果蔬制品等。
中国出口的主力企业是国有企业或者大型企业,上市公司;
而东盟的买家都是小特色,咖啡,食品,干果蔬。
博览会慢慢演变成中国给东盟国家贷款上项目,然后国企卖设备干工程的交易所。
中国不出钱了,工程没有了,出口商品也没有了。
进口方面更多是政府的指令性“帮忙”,
一边是国内报道海南香蕉滞销几毛钱没人要,一边菲律宾香蕉充斥国内水果市场。
泰国大米的高价连国际市场都不认可,中国居然进口百万吨。
中国俨然成了帮助外国发展经济的“冤大头”。
我们可以预计,如果博览会仍然这样自娱自乐的“曲高和寡”,
那么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会成为官方的独角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