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资讯
日本《选择》月刊发表题为《“下沉”的中国和“上升”的东盟》的文章。
文章称,曾几何时,世界企业和资金的大潮还汹涌澎湃地涌向中国,
但如今潮头却突然转向了东南亚。
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已步入“后高增长时代”,
相反,东盟国家经济2012年却显示出超乎意料的强劲势头。
亚开行数据称,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等东盟五国2012年的经济增长率为5.9%,
比2011年的4.6%有大幅提高。
中国2011年的增长率为9.2%,去年降为7.8%。一升一降,反映出两者经济前景的一明一暗。
在东盟五国中,2012年,印尼经济增长率预计为6.3%。
自该国总统苏西洛第二任期以来,印尼经济始终保持稳定,投资也很活跃。
最为重要的是,印尼进行了扎扎实实的改革。
政府遏制工会的影响力,促进了就业,物价稳定,个人消费开始活跃。
菲律宾的增长势头则超出专家预测,增长率达到6.5%。
由于经济增长加速,菲律宾的证券市场升温,2013年以来股价连续创下新高。
支撑着菲律宾经济高增长的是个人消费。
2012年菲律宾的液晶电视销售量与上一年相比增长60%,汽车销售量也达到历史最高纪录。
各地相继出现了住宅销售热。菲律宾国内和国外的就业对消费形成了良好的支撑。
在菲律宾国内,呼叫中心、数据录入、票据管理等业务流程外包在扩大;
在国外,菲律宾在北美、中东和日本等地的佣工不断地把钱汇往国内。
泰国经济已成功摆脱了2011年洪水的影响:汽车产量去年达到224万辆,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泰国在硬盘生产领域居世界首位,出口稳步增长。
生产扩大带来就业增长,泰国的最低工资提高,自然带来消费的活跃。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将全面改观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经济。
横穿印度支那半岛的公路网建设应运而生。这也促进了外资的加速进入。
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东南亚地区便成了制造业的投资地。
由于该地区的平均工资水平比中国低很多,
因此工厂从中国迁往东盟的动向将一发而不可收。
中国的人口增长已经停滞,而东盟国家的劳动力人口将持续增长。
从确保劳动力和消费的增长两方面来看,东盟国家都比中国更有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