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资讯
以前很多中国著名画家都到东南亚办展览,
但近几年正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爆发性繁荣,中国艺术品市场需求大价格高,
反而吸引东盟的艺术家来到中国市场。
中国的收藏家,在中国绘画全面升温的情况下,对东南亚艺术板块的成长性也非常关注。
近年来香港苏富比和佳士得均开设了东南亚艺术专场,不断刷新拍卖纪录。
虽然东南亚艺术的升值潜力还有待市场检验,但现阶段其价格优势还是吸引了不少藏家的关注。
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上,“现代及当代东南亚艺术”专场的总成交额过亿元。
在香港佳士得近年的春拍上,多位东南亚艺术家的作品成交价也刷新了个人成交纪录。
印尼华裔画家李曼峰,其作品《年丰人寿》去年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中拍出了3426万港元。
马来西亚华裔画家苏志辉回到中国。而丘瑞河、何四荣、巴拉曼、苏志辉在广州举办首个东南亚艺术展,
也折射出爆发性繁荣的中国艺术品市场,
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东南亚艺术家前来掘金。
上海、广州、东莞等地的一些画廊,开始做起市场培育的工作。
在广州开业的Pipal Gallery画廊,就把第一个展览锁定为东南亚艺术。
背靠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理风貌造就了东南亚艺术家奔放、绚丽的色彩形式,
粗犷狂野的笔法运用勾勒出了东南亚各国的热辣风情。
最重要的是,东南亚艺术品的价格相对较低。
在东南亚艺术之前,已经抢滩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还有俄罗斯油画和朝鲜油画。
引入东南亚艺术必须吸取俄罗斯油画的教训。十年前俄罗斯油画就已进入中国市场。
俄罗斯是在沙皇彼得大帝全面引进西方文明后,才开始接触真正意义上的油画,
虽然历史没有法国、意大利那么长,但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风格,
造就了许多赫赫有名的油画大师,如萨夫拉索夫、库因吉、列宾、苏里科夫等。
但进入中国市场的早期,很多画廊为了眼前利益,引入了很多俄罗斯的艺术垃圾,价格低廉,
给很多人造成了俄罗斯油画整体水平不高的印象。
因此东南亚艺术,应该先以优秀艺术品征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