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资讯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包括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和中国云南省。
作为一个在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方面具有可观潜力和互补性的自然经济区,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同时也代表了各发展伙伴与私人投资方之间日益加强合作伙伴关系的巨大机遇。
该次区域总面积230万平方公里(约为欧洲大陆的大小),2.5亿人民共同居住在世界第12大河澜沧江—湄公河畔,
文化与历史的渊源将他们紧密连接。大湄公河次区域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如原油、天然气、宝石以及供水电开发的水资源,巨大的年轻、勤劳而富有竞争力的劳动力资源。
大湄公河次区域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并有潜力成为东南亚、南亚和东亚间重要的大陆桥。
尽管具有如此的潜力,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的大部分地区的发展程度仍较低,而贫困现象也还十分普遍。
人均收入从250美元到2000美元不等,平均约为800美元,与世界人均GDP的平均值5000美元和亚洲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的平均值1000美元相比较,这个数值显得黯然失色。
此外,城乡之间还存在巨大的差异。获得基本保健和教育的机会仍然十分有限,贫富差距非常严重。
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认为更加密切的区域合作对满足其发展需求十分关键。
在过去十年间,由总体上积极的宏观经济和财政政策所支持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已在该次区域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同时,从前的中央计划经济已经向更为开放的市场经济转化,从而导致了次区域各国的经济合作显著增强,而跨境贸易和投资也明显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