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资讯
目前,为了推动贸易及投资流动性,中国已同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澳大利亚
以及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的银行签订了货币掉期协议,并保障人民币供应稳定。
而相比之下,美国并没有同多少个亚洲国家签订类似的协议,
一旦欧债危机加剧,美元的流动性趋紧,那么它的供应量就会受到影响。
也就是说,目前大量的国际贸易使用美元结算,若金融危机再度来临,美元短缺,
那么将使得美元的贸易融资成本大幅度提高,甚至可能导致无法融资。
所以,专家认为,人民币是贸易结算的另一种不错的选择。
据资料统计,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人民币跨境交易结算所占的比重从2009年的几乎为零,升高至今年第二季度的10.7%。
而渣打银行预测,这个比例将在2015年进一步增至20%。
另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最新一期报告显示,欧洲3月份的人民币结算量已占全球人民币结算量的47%,超过了亚太区的41%。
目前,欧洲已经成为继香港之后最大的离岸人民币结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