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金融在中国已存在多年﹐但最近此类贷款激增却是前所未见的。
处于监管边缘的地下放贷机构从房地产开发商、煤窑主或其他现金充裕的个人那裡汇聚资金﹐以追求更高回报。
影子贷款机构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来自银行本身。影子贷款的规模大到足以影响政府收紧信贷和利率的措施。
信贷和利率是操控中国经济体的两个重要工具。
影子贷款增加的结果是﹐中国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相比﹐债务总量“异常之高”。
IMF计算后发现﹐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国内贷款总量佔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3%。
经由银行发放、但被移出其资产负债表的信贷目前约为人民币12万亿元﹐从中可以看出未反映在银行报表上的贷款规模。
截至今年8月﹐银行表内和表外未偿贷款总计人民币55.7万亿元。
影子贷款佔中国今年上半年新增贷款的比重超过40%。这种非正规贷款中﹐有很多实际上是由或通过中国大型国有银行完成的。
中资银行把那些贷款重新打包成所谓的理财产品﹐银行常常会承诺﹐购买这些产品的客户可获得高于存款利息的回报率。
这种做法可使银行避开中国政府设定的信贷额度。
银行的这种做法可能会让中国政府抗通胀的努力复杂化﹐也可能让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表面上看起来比实际情况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