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健康家园

中国古代中医对痔疮的论述

2015-01-17

    早在夏商时期,痔在甲骨文中,就有记载。
    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最早阐述了痔疮的主要成因。
    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说:“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秦汉时期,在《五十二病方》中,将痔分为四类,首先描述了痔的症状和痔的结扎术。
    《神农本草经》中,有五痔病名,首载治痔瘘药物21种。
    晋代《针灸甲乙经》系统阐述了针灸治疗痔疮的疗法。
    隋唐时期,对痔的认识更加深入,《诸病源候论》中,详载了五痔牡痔、牝痔、脉痔、血痔、肠痔的病名和症候,并增加了气痔、酒痔。
    《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又在七痔的基础上,增加了燥湿痔、 外痔 ,分为九痔,并详细介绍了其治疗方法。
    《外台秘要》除将痔分为九种外,又将痔分为内痔和外痔,比西方医学论述内、外痔早1000多年。
    宋代,《太平圣惠方》中首创枯痔钉疗法,对痔列为专章讨论。
    《魏氏家藏方》中,详载了使用枯痔法的具体方法和治疗过程。
    明代,《秘传外科方》中将痔分为二十四种。
    《疮疡经验全书》对痔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提出二十五痔的分类法。
    《外科启玄》中,也分痔为二十四痔,并记有里外痔即混合痔病名。
    《外科正宗》在理论上对痔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并介绍了枯痔散、枯痔钉等疗法,同时还介绍了砒中毒的防治方法。
    到了清代,《外科大成》和《医宗金鉴》中,对痔疮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的论述更为详细而系统,并分痔为二十四种。
    《马氏痔瘘科七十二种》分痔七十二种,对痔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并提出了裂肛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