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之前,西方国家的食用油主要是动物性油脂和奶油。因而动物油脂的危害最先被揭开。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占领挪威,物质供应严重不足,战前的1938年人均年消费动物油脂16公斤,1943年困难时期人均消费9公斤,
统计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1943年比1938年下降3倍,战后恢复吃油,死亡人数迅速回升,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油脂食用量不断增大而增大。
1950年代末期心脑血管病成为美国居民流行性疾病,死亡率极高,调查研究发现油脂和胆固醇是致病的主因。
当时食用的是动物油脂,研究者便展开对动物油脂的批判,认为动物油脂的饱和脂肪酸构成了健康威胁,
1961年美国心协会首次公开号召用植物油脂代替动物油脂和奶油。
1970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公共卫生学系的安塞尔·基斯博士公布一个大型调查报告,他们的调查遍及7个国家,动用有关人员12000多名,
报告指出动物油脂和胆固醇的饮食量与冠心病正相关,美国、芬兰动物饱和油脂和胆固醇消费最大,心脑血管病死亡最高。
美国国会针对癌症举行一次专家听证会。大多数专家认为化学添加剂,防腐剂、人工色素、调味品,听起来很糟糕,但不是癌症的主因,真正的癌症凶手是肉食和油脂。
美国癌症学会副理事长乔·戈博士,告诉国会:“今天因证据的积累,使得这种看法是确定的……应负责任的主要饮食因素是肉类和油脂的摄取。”
1975年,美国癌症学会的约翰·伯格博士在《癌症研究》上公布一个大型饮食研究,伯格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对119种食物与肠癌关系进行调查,
发现油脂的摄取量与肠癌的发病率正相关。
泰国、萨尔瓦多食用油脂最低,每5万人口中肠癌患者不足3人,食用油脂居中的以色列、捷克肠癌发病率居中,食用油脂最高的加拿大、新西兰、法国、美国肠癌患者最高。
美国韦恩大学医学院教授让关节炎患者吃完全没有油脂的食物,结果惊人,7个星期后所有的患者症状消失,当恢复吃油,3天后病况开始重新出现。
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美国因德·锌医生的研究,80名糖尿病人限制吃油25克,6个星期后,60%以上的病人不再需要注射胰岛素,又过几个星期,数字上升到70%以上。
那些还需要注射胰岛素的,大大减少了用量。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报道对20名需要注射胰岛素糖尿病人,限制油脂饮食,仅仅16天时间45%的患者不再需要胰岛素注射。
从1961年美国心协会第一次公开厉诉动物油脂罪过,号召用植物不饱和油脂代替动物油,到1970年代动物油脂臭名昭著,植物油脂迎来了全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