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经济专题

白话讲经济:分税制与土地财政

2015-02-24

    虽然老爷们从“法理”上来说,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但是发现“焦了”之后,该割就得割。
    90年代“下岗潮”从92年《意见》出台开始,陆陆续续持续10余年,当年工人们进工厂,一月工资几十块,也就够拉扯一家人糊口。
    图的是工作稳定(铁饭碗),指望退休清闲,“国家来养老”。
    结果干了十几二十年,算是为神州正路奉献了青春汗水,最后随着老爷们高歌一曲“从头再来”,自己天地间找真爱去了。
    小年轻们还好一点,起码投入第三产业还有青春本钱。
    最困苦的应该是一批中老年工人,在工厂学了干了半辈子神州工业原始技术的体力活,突然进到社会,简直手握锤子心茫然,换了人间。
    唯一的积蓄,大概半打“劳模奖状”,和当年南疆“军功章”一拼,属于老爷给你戴红花,反正是哄驴拉磨,至于完事了会不会卸磨杀驴,自凭造化。
    那边“从头再来”的同时,老爷这边也没闲着,搞得热火朝天,做什么,清理各地衙门。
    老爷们为何这般猴急,左右开弓?原因还是穷疯了。
    计划经济时期就不说了,改革春风之初,重新调整国家财政税收。
    从猫主席英明“引蛇出洞”开始,到“文化歌名”结束,神州但凡还能懂一些经济的,大概只有去湖里或者井里捞。
    平时老爷们脑袋算个“四生俩”“死一半”还行,财政税收各级衙门层层报表,一看这么复杂,脑子一拍,也干脆:承包!!
    啥意思,和让老农民联产承包一样,一省一地,财政承包。
    就是举例如果平西王当年主政渝州,每年向朝廷纳粮多少担,就算完成任务,剩下的自己支配,爱花哪里花哪里,简直就是小朝廷,哪用那么拼。
    所以当年这个财政制度一出,各地督抚纷纷拍手称快,“招商引资”“搞活经济”那是热火朝天,反正多劳多得,谁不想手下香弟们吃饱穿暖。
    刚开始,问题不大,老爷们的程序通常都是这样,前几年运转正常,后来就开始出BUG,漏算了经济发展,通货膨胀。
    说起来,老爷们自己也算吃过票子发毛的亏。
    到90年代初,招商引资血汗工厂,经济正式腾飞,伴随自然物价上涨。
    物价上涨,老爷们直属的从大内六扇门到丘八臭老九,提不提高待遇?肯定要,但是银子哪里来?
    各地财政每年就上供这么多,或许按年有所调整,但是赶不上经济发展物价腾飞。
    所以明面上,涨工资,其实都是白条,户部没银子。
    那时老爷们脑袋虽然泥腿,但是节操还是有,银子就是银子,不乱开印钞机变票子。
    按理朝廷困苦,想给地方大员们加加码?但要知道在神州九品中正制中,能混个补子的,都是表演系出身。
    地方大员一听加码,各种表演,看上去面部表情比自然灾害时期还苦,老爷们可以跟屁民不讲理,但是不能不跟自己友不讲理。
    所以神州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朝廷严重赤字,几近断炊,搞到丘八们都要自己种菜养猪,改善生活;
    臭老九们就更不说了,拖欠工资,三五个月小事情。
    结果等到92年“海南地产”,各地衙门机关小金库的银子如过江之鲫,源源不断涌向“特区”。
    说起来谁不想趁“政策春风”,横来一笔,反正单位有钱大家肥,小金库有水大家满。老爷们恍然大悟,感情都是表演系,自己友骗自己。
    于是痛下措施,一是清查各地“小金库”,二是财政分税制。
    清查“小金库”,大致自查自纠啊,上缴分肥啊。
    分税制,涉及屁民们日后生活。93年,地雷君发言捅破海南泡沫之后,仅过一个月,7月23日,就发言提出分税制想法。
    这类讲话发言,没有老爷们八王议政,关门敲定,谁敢出来乱说?
    分税制的具体操作,地雷君主刀。关键一点,矫枉过正,朝廷吃了几年通货膨胀的苦日子,勒裤带一肚子气,所以分税制对地方盘剥又厉害了一点。
    特别越往下面,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越严重。
    分税制一出,第一季度中央财政收入就高跳60%,朝廷顿时盆满钵满,再加上三产改革一类的措施,丘八臭老九们经济上纷纷翻身,简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但是分税制的后果,就是地方财政又开始亏空,叫苦连连。
    等到星空君上台,又成一个严重BUG,那又怎么打补丁?好说,一个土地财政,一个地方债;
    老爷们的棋越下越有气势,屁民和开发商们,迎接神州房地产市场腾飞的日子很快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