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经济专题

中国经济如何走向正轨(一)

2015-04-02

    启言 于 2015/4/1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我国每年都有700多万大学生走出校园。他们在校园里笑得比武汉大学的樱花还灿烂,挤入人才交流会后才知道,校园外除了迷茫,还是迷茫。
    能选择的机会太少了,招聘会上虽然有很多岗位,但都是一些毫无前途、赚钱速度与倒闭速度同样神速的企业,
    企业能给的薪水还没有父母每月寄来的生活费多。
    每年有这么多大学生毕业,但大学生在中国确实无用武之地,这些人无法解决用工荒的问题。
    当然,如果这几百万受过高等教育的学子们,能跟发几个字的短信都吃力的民工打成一片,在生产流水线上淌着臭汗,一天工作12小时以上,饭碗绝对不难找,也有高一些的薪水。
    如果肯做那些抱砖头、扛水泥的工作,干上几年当上了师傅,一天挣300元钱以上也是有的。
    公务员们不是说收入还不如农民工吗?其实公务员和大学生的想法是一样的,都认为那是低贱的工作。
    公务员这样叫嚷只是嘴上羡慕,他们是想让国家增加薪水。
    再说,很多大学生只想留在大城市里,不想加入厂址偏僻的企业。
    都想在大城市里找工作,就业竞争自然剧烈,都市里的老总们会很高兴——可以少开薪水,还可以挑三拣四。
    上《非你莫属》节目的公司都很大,也很体面,但老总们开给大学生的月薪不过3000元,这样的工资在 “北上广”,吃方便面也有问题。
    脸皮厚的老板可以将大学生们的薪水压到最低工资标准。
    中国大学生们为何如此尴尬,问题的原因还得从我国的发展方式上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