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言 于 2015-4-6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经济风云
我们看到了繁荣的城市,看到了无人能比的高速公路和高铁。可是,我国的社会发展水平、我们的社会保障,却没有跟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步提高。
按购买力计算,收入也好像不是在增加。养老、医疗、教育等问题仍然是中国百姓之痛。
除了体制内的人,越来越多的人怀疑养老制度,而应该成为公益事业的医疗、教育等,却成了赚钱的产业。
医院让你人财两空,父母倾其所有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前途渺茫——中国低水平的发展根本无法为每年700多万大学毕生提供相应价值的工作。
国家仍然拿不出钱来承担起应有的公共责任,政府想到的办法也就是用延迟退休来解决养老缺钱的问题,
甚至是像重庆对付尿毒病患者一样,提高治疗费,这是在逼着人家选择“安乐死”。
我不禁要问:国家加快发展到底为了谁?
旧的发展之路就是对富人毫无办法,政府没有通过税收制度“劫富济贫”,提高百姓的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缩小贫富差距。
现在还没有“打劫富人”,他们的钱就大量流出外国了,增加富人的个税、财产税、遗产税,结果会怎样?
对富人都没有办法,对国企更不要说。本应该作为公益性的国企,仍然用垄断的手段控制着民生行业,轻易榨取百姓。这也是旧的发展模式。
大家怪汽油的质量太差,汽车尾气增加了雾霾的浓度。中石老总说生产什么质量的油不是他们说了算。
可是研究制定油品标准的不就是两桶油的专家吗?
环保部门的人说,油品标准制定出来后,还要经过两个油企的认可。
也就是说,什么标准能赚钱,多高的标准会亏损,都是油企说了算。
我参加过许多国企价格公开征求意见会,其实,会上叫大家讨论的方案都是该国企提供的。
油企说标准太高了,会亏损,环保部门也只能听从。再说,压制国企干什么,它们还要为财政挣钱。
在百姓利益与国企利益之间,国家自然会倾向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