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太升商网进出口贸易公司!

太升商网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1
  • 2
  • 3
  • 4
  • 5

经济专题

A股将面临史无前例的泡沫(下)

2015-04-18

    在具体的实务操作中,实物资产作为抵押物,其换来的信用是评估价格给与一定折扣。
    但在现在的直接融资过程中,抵押物往往具备更多的金融属性,那么其定价一般会给予溢价而非折价,且资金消耗要分一大块在运作过程中而非实体经营中。
    比如,某上市公司收购某公司股权,其股权估价不会以其净资产折价的方式进行,而是会通过一定的市盈率进行溢价收购。
    即便是收购价格的市盈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或行业平均水平,信贷融资和股权融资的定价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差异有其客观的理论,只是对市场的影响更关乎重大。
    信贷作为一个不可交易的资产类别,其运作过程不太容易快速产生泡沫,除非是经济从复苏到过热后,抵押物价值不断上升,导致信用增长继续扩大生产投资,、
    反过来再提升抵押物价值,这个过程要消耗相当长的时间,也很少有直接或间接泡沫催化的环节。
    但在股市不一样,无论是基于资本运作模式还是对融资目的的看好,都会直接对股价产生影响,
    而且在这个流动性远胜于信贷资产的市场上,在这个投资者情绪化十分严重的交易市场上,从增发定价到收购标的估值到二级市场联动,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对泡沫起到催化作用。
    催化泡沫的环节其实就是消耗资金的环节,从根本上说金融资源通过传统信贷投放的方式支持实体经济,其损耗要远远小于现在通过股市直接融资的方式。
    理论上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各有优劣,只不过实事求是而言,中国股市的各种炒作习性和特征会让间接融资让渡于直接融资的理想目标出现偏差,
    而对股市泡沫的催生作用要更大更明显。尤其是,当这样一种模式的目标纯粹是为了做高股价而非进行公司业务经营的整合和效率提升,或者是实际的战略转型。
    因此,如果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和金融模式下通过股市直接融资向实体经济输送金融资源,其风险虽然会由市场自主承担更多,
    但显然会催生比以往更大的金融资产泡沫和酝酿更大的泡沫破灭风险,而对实体经济的经济影响会相对要减弱。
    珍惜这次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大泡沫吧,顺便时刻准备好在泡沫破灭前及时抽身。
    转载自:华尔街日报中文网